English

大型商厦缘何“自降身价”

热点透视
1998-11-06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周骅 我有话说

近日,经营“高档”百货的万通新世界商城放下架子,改建小商品批发市场,在北京商界、传媒引起不小的震动。据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效明介绍,开业两年多的万通新世界商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面对北京商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,万通没必要扛下去,必须积极调整。王效明解释,万通的改制一方面是由于商场竞争激烈,商业利润大幅下降,另一方面万通作为专业房地产商,商业零售经验不足,前期商城定位、经营步骤出现偏差,虽多次调整,仍举步维艰。转为小商品批发市场后,可以利用商场优良的硬件设施、购物环境、大型商场的运作经验等优势,做成特色小商品批发市场,力图扭亏为盈。据了解,这是京城商业继万惠双安、西单信特商业中心、海蓝云天之后第四家转营批发市场的大商厦,反映出北京商业盲目发展大型商厦等诸多问题。

业内人士分析,商城近两年纷纷落马的事实是北京商业畸形发展的结果。近几年来,京城大型商厦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,据有关部门统计,目前北京已开业的万米以上的大型商厦已有60多家,在建大型商场还有100多家,而事实上,从发达国家的商业业态来看,这种大而全的百货商场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人的购物需求,早已过时。多次到法国考察商业的绿屋百货总经理尹铁铮告诉记者,有世界购物天堂之誉的法国巴黎商业格局分三类:一是主要供旅游者购物的大型购物中心,二是适应时尚需求的名品店,三是超市。巴黎的大型购物中心不到10家,有名的拉法耶特、巴黎春天等购物中心也是连锁经营,分店有几十家。国外商业强调主流消费,集约化强,并向两个方面转变,一是向专业化转变,一是向低成本超市转变,顺应了现代人消费潮流。另一方面,北京国营商场习惯行政管理,专业水平不够。而房地产商投资商业是非商业资本投资,缺少长远考虑。国外培养一个品牌商场需3至5年,有的老字号甚至有百年历史,这些商场按商业长远目标投资,不断调整业态,得到发展。而非商业资本投资一般是短期行为,只想尽快赚钱,急功近利,仟村百货、海蓝云天、万通都可以看成是非商业资本投资商业的不成功。

万通商城转为小商品批发市场,是否是顺应中国商业发展潮流,商界人士各有评说。赛特购物中心公关部经理鲍简认为,批发市场不应该进高档商厦,万通的改制是不得已而为之。万通广场是高档物业,作为其中一部分的万通商城变为小商品批发市场是物业的一种浪费,即便如此,只有批发跟上了,才能赢利,如果只靠个体消费者购买,能否实现改制的初衷很难说。绿屋百货公关部经理李克让认为,某些小商品批发市场由于缺少管理,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,万通改成小商品批发市场后,由于不能直接管理市场,很难保证消费者的利益,这样不仅影响商城的形象,很有可能影响整个物业,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。

京城商业的出路在哪呢?尹铁铮认为:现代商业竞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:品牌竞争、资金竞争、管理竞争。商业的自生自灭是一种规律,商场的此起彼伏、倒闭关门是正常现象,不必大惊小怪。北京商业要健康发展,首先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,给予正确的政策指导。目前商场成灾,政府有一定的责任。很多非商业资本投资盲目,一窝蜂上马,因此政府审批项目要慎重,在市中心扶持大商场,在居民区鼓励开办超市、便民店。其次,商业管理者要补课,根据自身情况,客观需要,不断调整业态、结构定位,迎接市场竞争。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提供,今年1至9月份,北京除菜市口百货商场、复兴商业城两家商场的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外,其余大型商场无一例外全部下降,然而,尽管商业如此不景气,仍不断有外资欲投资北京商业,这说明北京商业仍有发展空间,关键在于找准各自的位置,有的放矢。尹总甚至提出一个构想,北京大型商场能否资产重组,建构大集团,集中资金、人力控制北京商业,以免被外资侵吞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